当前位置 > 关爱通研究院> > 政策
婚育支持举措有哪些?2025年全国婚假、产假、育儿假最新标准全览!
2025-03-06 15:30:37作者:关爱通

日前,全国两会正式召开,婚育支持举措成为热议话题!在此背景下,关于婚假、产假、陪产假及育儿假的具体规定,成为了广大职工密切关注的焦点。

 

鉴于此,为了帮助企业和HR小伙伴们紧跟政策步伐,全面了解最新规定,小编特别汇总了2025年(截至目前)全国婚假、产假、陪产假、育儿假的最新标准,同时附带了相关生育政策的实施细则及常见疑问解答,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一、25年全国最新婚假一览表

 

据《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单位酌情给予1-3天的婚丧假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两省婚假最长,为30天河南、山东、黑龙江、陕西、宁夏、海南6省,在主动参与婚前医学检查的条件下,可以获得额外的婚假奖励。

 

 image.png

 

婚假常见问题答疑

 

Q1职工婚假期间,单位如何支付工资?

A1:职工婚假期间视为正常出勤,单位应正常计发工资。

 

Q2再婚/复婚职工有没有婚假?

A2:根据我国《民法典》及《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婚假是指劳动者结婚时依法享受的假期。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婚假并没有将条件限制为初次结婚,并且有关政策还规定,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婚假不以结婚次数而定,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就可以申请

 

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当地不同政策规定。

 

如,2024年9月,新疆阿图什市人民政府在“市长信箱”答复网友时沿用的说法:即新增加的20天婚假只适用于初婚,再婚者只享受3天的基础婚假。

 

2025年1月18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明确了再婚、复婚等情况也可以享受婚假。

 

Q3婚假是否有“有效期”?

A3: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劳动者休婚假的条件和天数,但并未规定婚假的“有效期”。不同单位规定的休假时限可能会不同,有些单位在设置各类假期时,会在职工符合休假条件的一个自然年度内安排其休假。每家单位都应结合自身的工作运营情况,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制定合理、合法的休假制度,来规范职工的假期申请,保障职工的合法休假权益。

 

Q4婚假规定依照工作地还是户口所在地?

A4:婚假的规定通常依照工作地,而不是户口所在地‌。

 

Q5休婚假是否会影响休年假?

A5:不影响。劳动者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二、25年全国最新产假、育儿假、陪产假全览

 

依据《女职工劳工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时间计算方式参考如下:

 

顺产一胎:98天产假+各地区奖励产假

顺产多胎:98天产假+婴儿数×15天增加产假+各地区奖励产假

 

难产一胎:98天产假+15天难产假+各地区奖励产假

难产多胎:98天产假+15天难产假+婴儿数×15天增加产假+各地区奖励产假

 

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产假天数从158天至365天不等,其中河北、内蒙古、陕西、广西、浙江五省,产假依据1孩、2孩、3孩情况分不同天数。

 

产假时间按自然日计算,遇节假日不顺延哦。

 

image.png 

 

此外,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均在本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了男方陪产假(也称陪护假、护理假),陪产假时间从10天到30天不等,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

 

而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父母育儿假。全国31个省市规定子女三周岁以内的夫妻,每年双方各享受5天至20天不等的育儿假期

 

重庆市与安徽省稍有不同,规定:子女六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可休育儿假。

 

常见问题答疑

 

Q1育儿假应如何请休?如何计算?

A1:育儿假的请休按周年计算,即以子女周岁作为计算年度。

 

Q2育儿假能否叠加?(多子女家庭)

A2:育儿假是否可以叠加使用,取决于各地政策规定。如:广东、福建、重庆明确育儿假不可以叠加;而北京、上海明确育儿假可以叠加。

 

Q3休了产假、陪产假、育儿假,还能不能休职工带薪年休假?

A3:可以!职工按照《计生条例》有关规定享受的奖励产假、陪产假、育儿假不计入职工带薪年休假假期。

 

三、更多问题答疑

 

还有不少女性职工不太能分清生育津贴产假工资的区别,存在“是一块发还是分着发?”、“领了生育津贴,还有产假工资吗?”等等疑问。

 

需要明确的是,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不一样的。

 

image.png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前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生育津贴计算公式: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产假天数

 

 

此前,关爱通精心编撰了《与福利相关的财税政策汇编》,囊括了大量生育政策,还全面汇总了“福利与工资总额”、“工会”、“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等与福利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潜在风险,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与优化人力资源支出结构,确保福利管理的合法性与高效性。欢迎您下载获取,共享这份专业资料。

 

 企业微信截图_1741246228262.png

 

您可通过【关爱通】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政策,即可免费获取。

 

内容来源:各地人社局官网信息

整理编辑:关爱通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邮箱:yan.zheng@guanaitong.co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