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关爱通研究院> > 数据
数据 | 福利白皮书抢鲜看:你离"SMART福利"有多远?
2020-10-22 19:11:32作者:关爱通

究竟一个理想的福利回报到底是怎么样的?它一定是SMART的。

我们可以一起畅想下:必须要让你的员工有“我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公司’的员工“这样的优越感,常常爱在朋友圈里有意无意晒晒自家福利;并且,它并非全用纯物质性的回报硬砸出来的,它必须要有”魂“,也就是要有企业文化的内核,要符合企业总体战略;它还得是透明可视,可衡量可控制的;当然根据边界效应,福利回报也并不是越多越好。

员工的福利回报设计,藏着一个公司的格局,一个“走心”福利代表了公司所展现的归属感和稳定性。如何用“好”福利这个工具,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关爱通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的福利市场发展趋势,今年已是我们在全国开展大型“福利管理策略与实践深度调研”的第四年。在观察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在福利策略与实践上的变迁之后,我们看到,众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福利管理对企业的招聘、员工的流失、甚至是企业效益产生影响。由此,关爱通研究院首次提出了企业福利回报设计的“SMART”模型:

S   strategy           战略

M  management  管理

A   application     执行

R   result              结果

T   technology     技术

16033621641.jpeg

企业福利回报“SMART”模型


在“SMART”模型中,福利战略处于企业福利回报设计的顶层位置,作为指导纲领,需要站在企业自身定位与发展目标上思考,基于现阶段对未来一定时间内企业福利的发展走向和具体路径做出全面、系统、规范的福利管理计划,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进行动态调整。而在福利计划明确、沟通并实施之后,企业须拟定与员工交流的计划,以更好的评估现行福利方案。随着福利发展的演变,更多企业开始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以数字化实现福利管理设计的灵活新颖。

在“SMART”模型中,每一个层级都影响着企业福利回报的实现,自上而下一以贯之,自下而上可检验调整。

今年的“福利管理策略与实践深度调研”于3-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共收集了2466份有效样本,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布了《2020中国企业福利管理实践白皮书》,以帮助大家了解目前国内企业福利的实施现状和管理情况,从今年调研当中我们可以具体看到现今中国企业距离理想当中的SMART福利究竟还有多少距离。


S

Strategy 战略层:

福利战略规划能力较弱


调研显示,6成企业有福利战略意识,并制定了独立的福利战略,但仅2成能真正有效支持目标达成,并取得理想效果。

从企业福利决策也可以看到,决策受内部福利战略指导的企业并不多,受员工需求、预算、同行影响更大,福利缺乏统筹规划,决策偏简单。

总体而言,大部分企业目前能意识到需要从战略高度来规划福利,但战略规划能力还比较弱,需要不断探索或借鉴外部经验,提升空间很大。

image.png

image.png




M


Management 管理层:


向以“员工诉求”为主靠拢



从福利管理目标来看,以提升员工体验和工作满意度为目的的企业占比最高,超过一半。

从福利决策因素来看,比重最高的是员工对福利的内在需求(48%)。

而企业评估福利有效性的办法或指标中,最常见的也是员工满意度(68.2%)。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综上,可以明确感受到企业福利管理越来越从“员工诉求”(员工需求、体验、满意度)出发,换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了企业在考虑组织与员工不断发展的关系时,越来越重视福利手段的运用。




A


Application 执行层:


福利宣导沟通不足




福利不仅要看“给什么”,也要看“是否到”。福利宣导对员工福利感知很重要,但大部分企业对此并不重视。58.1%的企业仅在福利上线或有需要时才进行基本的宣传沟通。

从福利沟通内容来看,偏重福利发放过程中对福利使用说明和设计亮点的介绍,对福利理念的包装和企业价值的宣传有所不足;事后对员工体验的反馈沟通的也比较少。

福利宣导方式来看,以线上为主,及时、便捷,触达率高,但氛围比较弱,最常见的是微信群/企业微信群和邮件;线下宣讲的情况不是很普遍,也反映出企业福利宣导/沟通内容比较简单。

image.png


image.png



R


Result 结果层:


福利有效性评估不足




企业福利管理的另一短板是福利有效性评估不足,偏重采购和发放,对实施效果关注度非常不足,调研显示,缺乏评估环节的企业占到近一半。

企业进行福利有效性评估,能检验是否达到福利实施的目的。短期来看,能提升下一轮福利决策的科学性;长期来看,一套良性循环的福利系统,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福利有效性评估维度来看,目前企业比较常用的是员工满意度、敬业度和离职率;民企通过员工满意度评估的情况更普遍,一定程度反映民企评估指标较为单一;外企关注离职率超过员工敬业度;国企在员工敬业度、薪酬福利总成本增长占利润率增长百分比、空缺职位应聘人数三方面的考量要多于外企,国企福利有效性评估相对做得更好。

image.png

image.png



T


Technology 技术面:


需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




7成以上HR表示数字化转型有这个必要。其中,觉得很有必要的企业占比28.4%,有一定必要性的企业占比45.9%。

国企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需求更迫切,认为很有必要的比例接近4成;不同规模企业对数字化的拥抱态度并无明显差异,小规模企业对数字化管理方式接受度也很高。

面对企业福利回报设计的“SMART”模型,关爱通研究院还有更多更深入和细分领域的发现,分布在企业福利管理策略、商业保险与健康管理、节日与津贴福利、员工激励与企业文化等更多方面,将在后续继续向大家分享。

年复一年的调研,我们始终不断的在发现问题,再不断分享并解决问题,以有效帮助企业优化调整自身企业福利回报设计,拉近企业与理想中“SMART福利”的距离,助力企业实现对员工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image.png


面对并不寻常的2020,我们相信,越是非常时期,越能展现你的价值回报。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邮箱:yan.zheng@guanaitong.com
查看更多>>